姚郑清的出身有些特殊之处。
他的太爷爷曾经有过一份极大的家业。我年老的公公小时候过的是奴仆环绕的日子,家中甚至还有一座小型动物园。
吃的,用的,学的,无一不精。
那些民国时期的名人,和他家都有来往。
张大千,齐白石的画,都收藏了不少。
这样的家境下,我的公公自然琴棋书画,茶道,古玩什么都懂一些。
后来,因为世事变迁,即使还剩下些旧物,家底也不剩什么了。
他和芸芸大众一样,读书,考大学,上班,过的就是普通人的生活。
可他的生活底蕴还在。
老姚从小就跟着公公耳濡目染。他的衣着品味,文化修养,包括对于生活的精细程度,的确超过普通人。
而我,和他截然相反。
我的家庭,就是最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,父母大学毕业,工作尚可,家里吃喝不愁。
虽然在当时,已经属于很难得的好背景了。
但是爸爸从小家境贫困,还要照顾底下的六个兄弟姐妹。
妈妈的家境好一些,在当时的年代,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而我因为早产,从小身体羸弱。
他们对我采取实用主义加放羊政策。
除了学业成绩看重一些,其他都随我自己喜欢。
我从小吉他,跳舞,绘画,口琴学过一圈,最后因为都不喜欢,全部放弃。
于是我成了除了会上班赚钱,没啥爱好特长的普通俗人。
谈恋爱时候,有荷尔蒙加持,再加上几分为了爱情不自觉的伪装和包容,我和姚郑清都以为对方是最适合自己的一半。
但是经历过婚姻和时间的洗礼,当初情比...